西安文藝精品 為講好西安故事添彩

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西安,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是中華文明的根脈所在。同時,西安也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山水文化等,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為西安的文藝創作和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瞭豐富的創作題材。近年來,西安文化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文藝精品創作佳作迭出。其中,話劇《麻醉師》繼獲得文華大獎之後,又於今年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白鹿原》等影視作品也於近日獲獎。這些劇目的成功,為今後西安文藝精品創作提供瞭很好的借鑒,在西安市建設絲路文化高地和“文化強市”大背景下具有積極的意義。

■記者 雷縣鴻

由曲江影視出品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白鹿原》《功夫瑜伽》等三部影視劇近日相繼獲獎,實現gps衛星監控管理系統收視與口碑雙豐收。特別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熱播和好評,成為弘揚西商精神的優秀文藝作品。西安交通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蓉、西安社科院文化與旅遊研究所所長周榮等專傢認為,西安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以及山水文化等,《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影視劇的成功,成為西安文藝精品創作的典范。他們建議,西安市在文化資源的挖掘上要打破固有思維,創新創作思路,應以全球視野審示開拓西安獨特的文化內涵,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藝精品,講好西安故事,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

文藝精品講述西安故事

繼獲得文華大獎之後,西安話劇院創作的話劇《麻醉師》近期又獲得“五個一工程”獎,成為近年來西安文藝精品創作的代表之作。在全國百場巡演中,廣受社會各界好評,取得瞭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與此同時,西安歌舞劇院出品的《傳絲公主》、西安豫劇團創排的豫劇《秦豫情》等文藝作品,也得到瞭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和好評。

由曲江影視領銜出品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自開播以來便掀起觀劇熱潮,好評不斷。近日,在2017中國·橫店影視節暨第四屆“文榮獎”上獲得“最佳電視劇”獎。

與此同時,由曲江影視集團出品的另外兩部作品—電視劇《白鹿原》、電影《功夫瑜伽》近日也相繼獲獎。其中,在第四屆中澳國際電影節上,曲江影視集團立項並出品的電影《功夫瑜伽》成為焦點,該片導演唐季禮因在本片中的出色執導獲得瞭“最佳導演”獎。《功夫瑜伽》由成龍主演,今年1月上映後,總票房突破17.6億元,打破瞭西部地區影視企業投資單部影片的票房紀錄;而在片中多次出現的大雁塔、兵馬俑等西安地標景觀,也彰顯瞭西安的城市魅力。

在2017年第13屆中美電影節和中美電視節上,曲江影視集團立項並出品的電視劇《白鹿原》獲得“年度最佳電視劇”獎。電視劇《白鹿原》今年5月在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和樂視視頻播出後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陜西美食及民俗等文化也因該劇而更加風靡全國。

一部又一部優秀作品的推出,成為西安推動文藝精品創作的豐碩成果。

《那年花開月正圓》具有積極借鑒意義

在近些年的影視劇中,表現晉商的《喬傢大院》、京商的《天下第一樓》等都取得不錯的收視率,讓晉商、京商的故事為人所熟知。如今,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成功播出,讓西商和西商精神廣為人知,填補瞭西安在西商題材影視劇創作上的空白。

張蓉表示,《那年花開月正圓》在思想性、觀賞性、社會效益等方面都取得瞭不俗的成績,“西安乃至陜西以前沒有人排西商題材的作品,這部作品出來後,西商和西商的誠信精神就出來瞭。”

張蓉認為,《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比如好劇本、好演員等,都為該劇增添瞭很多光彩。而對西安乃至陜西歷史文化的巧妙挖掘,更是為西安的影視劇創作提供瞭很好的借鑒作用。“電視劇就是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這部電視劇沒有刻意去表現思想性,而是本著電視劇創作的規則,老老實實首先把劇做好,用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西商文化呈現出來,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西商精神。同時,也把西安獨特的飲食、服飾和禮儀等文化表現出來,講瞭一個非常好的西安故事,觀眾愛看,收到瞭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周榮表示:“《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影視作品的成功,可以說為西安的文藝創作提供瞭一個很好的范本。該劇的成功,有社會資本的作用,也有高水平演員加盟所帶來的收視聚焦,再加上一個好故事,都為該劇增添瞭很多亮色。而最為關鍵的是,該劇的創排模式,在創作團隊的構成、資本的吸納等方面並沒有受地域的限制,來自全國很多地方的各行業精英匯聚在一起,組成瞭一個強大的制作團隊,大傢共同努力來完成這部作品。還有一點就是該劇雖然是演繹一個歷史故事,但在表現方式上沒有簡單復制照搬歷史,而是巧妙地從現代人的審美要求出發進行藝術改編和創作,這些都為未來的電視劇創作提供瞭借鑒。”

創新思路才能創作更多文藝精品

“西安的歷史文化資源確實豐厚,還有紅色文化、山水文化等,這些都是文藝創作的好題材,但在具體創作上,前貨車管理系統些年還是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我們的文化資源被外地甚至外國拍成影視劇作品並取得瞭成功,我們很多時候沒有學習人傢成功的經驗,而是糾結於這些文化資源是陜西的,好像別人就用不成一樣。”張蓉表示,“陜西不缺文化人才,但很多時候我們對身邊寶貴的文化資源熟視無睹,總覺得這些資源就在這兒,誰也拿不走,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所以我覺得,《那年花開月正圓》為我們提供瞭可資借鑒的地方,在文藝創作上要敢於突破觀念上的保守,引進專業的文化管理人才和團隊,像西安市推行的‘河長制’那樣,對不同的、寶貴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弘揚,創作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周榮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地域的范疇或者概念正在逐漸淡化,“文化傳播通過現代科技手段早已超出瞭地域的局限。比如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不是說這些文化資源在哪裡就隻能由哪裡的人來做。像《功夫熊貓》《花木蘭》這樣的作品就是一個見證。在文藝創作上,應該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應該著眼天下,不僅有資本的引進,也應有全國甚至全球一流創作團隊引進來,參與到西安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整合中來。”

周榮表示:“《那年花開月正圓》盡管是商業性的電視劇,但其傳播的西商精神,講述的西商故事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取得瞭好的社會效益。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文藝精品創作上,除瞭要把藝術性和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之外,也應關註商業性的因素,通過商業性的開發把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給更多觀眾看。而在文化資源的商業化改造和利用上,要用現代人的審美方式,註重現代主流的創作方法和運作模式並大膽改革和利用,創作現代觀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傳播正能量,講好西安故事。”



衛星監控管理系統
arrow
arrow

    uqc806gk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