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姨奶傢的他懂事得讓人心疼

編前語

山西晚報“圓貧困兒童六一心願”活動再次啟動。連日來,本報記者走傢入戶,或代送禮物,或陪同心願認領者與孩子們見面,一次又一次被善良和純真打動。其實,大傢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受助孩子的心田埋下一粒陽光的種子,引領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向善向上,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俊俊,男,9歲,父母因一次意外車禍雙雙離世,由爺爺養大。在他6歲那年,爺爺不幸離世,從此俊俊成瞭孤兒。現在他由姨奶代為撫養。
俊俊是共青團尖草坪區委向本報推薦的貧困兒童之一,現住在太原市向陽鎮北下溫村。6月1日下午,記者帶著愛心人士提供的書包、文具、課外書和現金去看望他。給記者開門的,是俊俊的姨奶閻君蘭。剛進門,記者就聽到瞭一聲清脆的招呼聲“阿姨好!”一個瘦瘦的小男孩正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看到記者進門,他連忙站瞭起來。“你是俊俊吧?”記者問道,他靦腆地點瞭點頭。

不到兩歲時,父母意外去世

說起俊俊的身世,閻君蘭一陣唏噓:“怎麼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到這個孩子身上瞭呢?”俊俊的老傢在朔州,2014年他才隨閻君蘭來到太原。俊俊的奶奶,也就是閻君蘭的姐姐,在俊俊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去世瞭,而在他不到兩周歲的時候,爸爸媽媽也因為一場意外車禍離世瞭。“他爸爸是獨生子,媽媽那邊也沒什麼親人,所以孩子隻能跟爺爺一起生活。可是他爺爺當時60多歲瞭,怎麼能帶好他呢?”
在俊俊的印象中,關於爺爺的記憶也不是很多,現在隻剩下瞭爺爺帶拿著氣球的他去遊泳、帶他去找小朋友玩和爺爺離世時的幾個場景。“他爺爺去世的時候,俊俊正好放寒假,他們兩個人都在傢。那天下午,孩子一直以為爺爺在睡覺,直到有人找爺爺聊天,才發現老人已經不在瞭。”閻君蘭說。那個時候,俊俊才6歲。
沒有瞭直系親屬的俊俊,日後該如何生活呢?送孤兒院嗎?“我們這些親戚一開始有過這個想法,但是當聯系好孤兒院的時候,孩子在我車隊監控系統這兒已經住瞭兩個多月,我就舍不得瞭。”閻君蘭說,“所以,後來說讓我繼續照顧他的時候,我就答應瞭。這不,已經三年半瞭。”

9歲就知道關心人瞭

知道記者是來送“六一”禮物的,雖然特別好奇新書包裡裝瞭些什麼東西,但俊俊還是耐下性子來邀請記者和他一起看。打開書包以後,面對各種各樣的禮物,俊俊時不時發出驚呼:“呀!有這麼多文具!”看完禮物以後,俊俊向記者道謝,然後把所有物品按照種類放好,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會問問閻君蘭的意見。
“別看現在表現這麼好,剛來的時候可淘氣瞭!”閻君蘭說。可能是無法接受爺爺的離世,也可能是適應不瞭新學校的環境,剛來到太原的俊俊,很“不乖”。“幼兒園正在上課的時候,他就偷偷跑出去瞭。要是老師批評他,他就往地上一躺,滿地打滾。”說起往事,閻君蘭又好氣又好笑,“這幾年變化真大”。
除瞭變得有禮貌瞭,9歲的俊俊也知道關心人瞭。“送他去上學的時候,我習慣讓他走在我的右邊,但隻要出瞭小區大門,他就跑到我左手邊去瞭,怎麼說都不聽。”俊俊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我長大瞭,是小男子漢瞭,要保護奶奶,不能讓汽車撞到她。”俊俊對記者說。
“奶奶”是俊俊現在對閻君蘭的稱呼,這也是俊俊的變化之一。“剛來的時候管我叫 姨奶奶 ,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變成瞭 奶奶 。”閻君蘭說,而俊俊對傢裡其他成員的稱呼,也從“老姨夫”“叔叔”“阿姨”都變成瞭“爺爺”“強爸”和“媛媛媽”。這種改變,也是因為有一次,閻君蘭送俊俊上學的時候,俊俊看見別人都是爸爸媽媽接送的,就問閻君蘭:“為什麼我沒有爸爸媽媽呢?”聽到俊俊這麼問,閻君蘭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所以就讓俊俊改口稱自己的兒子為“強爸”,“因為我兒子名字最後一個字是 強 ,其他人的稱呼也是後來慢慢改的。”不管是從誰那裡得到瞭哪怕是一點點小零食,俊俊都要拿回傢讓閻君蘭先吃,“哪怕我就嘗一口也行,反正隻要有吃的,總有我的份。”閻君蘭說,“現在很多人都以為他就是我的親孫子。”

“我以後會更努力的”

閻君蘭一傢5口人加上俊俊,三代同堂。房子裡隻有兩間臥室,一間給瞭兒子當新房,另一間,就是閻君蘭夫婦和俊俊3個人的住處瞭。“這房子前兩年借錢買的,現在外債還沒有還完呢。”因為要照顧俊俊,閻君蘭這幾年一直沒有工作,傢裡的經濟來源主要是老公打零工的收入。“之前在廠子裡幹活,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拿3000元左右,但是現在廠子那邊不能幹瞭,他就隻能打打零工瞭,收入就不一定瞭。”她說。

汽車遠端監控


盡管傢裡並不富裕,俊俊的要求她也盡可能滿足。這一點,俊俊最有發言權,“奶奶和強爸他們總說,隻要我把學習抓緊瞭,我要什麼他們都能想辦法給我買。我特別想謝謝爺爺奶奶、強爸、媛媛媽給我這麼多的愛!”“那你的學習成績怎麼樣呢?”記者問道。俊俊微微低下瞭頭,“還好,我以後會更努力的”。
對於俊俊的未來,閻君蘭說,自己現在隻能走一步看一步,“隻希望他能好好的、健健康康的,長大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臨走的時候,俊俊委托記者給為他捐贈禮物的熱心人士帶瞭一張紙條,上面寫的是他的心聲:“叔叔阿姨,謝謝你們的好意,我要好好做人,天天向上!我長大還要記得你們!”

本報記者 張夢瑩



(原標題:寄居姨奶傢的他懂事得讓人心疼)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送貨路線規劃
arrow
arrow

    uqc806gk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