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五年:北京730人 廣東3萬人 —高考頻道—中國教育在線

文|吳付平

日前,北京對外公佈瞭2018年異地高考報名政策,符合條件的外籍考生將被容許在京參加考試。

縱觀前幾年的情況來看,報名且符合申請條件的外籍考生非常之少。2014年北京首次容許外籍考生報名,當年符合要求的報名者僅為114人,到瞭2017年這一數字為243人。四年裡,累計在北京報考高職的人數僅為750人。

“異地高考”報名之所以遇冷,和北京準入門檻住宅化糞池清理之高有直接關聯。根據規定,外籍考生在北京參考必須同時具備5個條件,分別是北京市居住證明、父母在京穩定住所證明、合法穩定職業已滿6年、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已滿6年、其隨遷子女具有本市學籍且已在京連續就讀高中階段教育3年學習年限。符合條件的外籍考生也隻容許報考高職,而本科則一直未放開。

其實,早在2012年8月底,國務院就轉發瞭教育部等四部委《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各省市因地制社區公寓大廈抽肥宜在當年年底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同年底,各地出臺瞭“異地高考”方案並陸續開放。從這幾年的報名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的“異地高考”人數都在逐年增加。

安徽從2013年起開始全面落實“異地高考”政策,當年261名外籍考生報名參考,隨後幾年,這一數字逐年翻番。2014年“異地高考”報名人數增加到705人,2015年增加到1670人,到瞭2017年報名參考的人數增加到瞭2889人。五年裡,累計有8067名外籍考生受惠於此。其“異地高考”準入門檻一直也比較低。根據規定,隻要在安徽具有3年完整高中學籍並有相應學習經歷的外籍考生即可在皖高考,並享受同等錄取待遇。

海南“異地高考”則從2014年開始,當年有372名外籍考生在海南報名參考,第二年增加瞭671人,到瞭2017年報名人數增加到瞭1608名。四年裡,累計有3878名外籍考生在海南參考。至於準入門檻,海南對外籍考生的申請進行瞭分類。要求最高的報考不受限制,享受同等錄取待遇,條件為有穩定住所並居住滿6年、有穩定職業並繳納社會保險滿6年,其隨遷子女在海南有學籍並連續就讀6年。要求最低為有穩定住所、有合法職業、有在海南高中學校讀書經歷即可,但申請者隻能報考海南專科高校。

即使在外來人口大省的廣東,“異地高考”也從起2016年全面開放,政策要求申請者需要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參加社會保險、持居住證3年以上,其隨遷子女在廣東省參加中考並在父母就業所在城市具有3年完整高中學籍,即可就地報名參考,並同等錄取待遇。當年報名參考的有9570人,到瞭2017年這一數字達到瞭1.7萬人。

而相較於北京,廣東“異地高考”政策更是備受大傢好評,其準入門檻也被認為是“誠意之舉”。

不可否認,“異地高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5年,“異地高考”也在艱難中前行。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的持續遷移,放開“異地高考”已是必然選擇,也是相關部門必須面對和盡快解決的問題。

(中國教育在台中化糞池清理線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arrow
arrow

    uqc806gk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